風雷
- 黃藥師

- Sep 15, 2024
- 2 min read
Updated: Sep 22, 2024
每一次練習,都是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
但每當專心一致去修練的時候,煩躁往往隨之而生
煩躁本身所反映的,是一種未圓滿,且內視不足的狀態
故應避免讓自己在練習過程中出現咬牙忍耐的心情
修練過程中出現的枯躁不耐煩,乃發自身心某程度上的飽和,是一種對自身的無明
當我們感知不到自己,或對自己感受體驗一如過往,種種已習慣如常的感覺一再出現的時候,煩厭躁動即起
然而,這都是我們對自己的認知不足而已
煩躁一起,如還強行繼續練習的話,身心勢必進入隱忍的狀態
既在隱忍,神識必然出現待慢
待慢了什麼?
待慢了自己的身心
在隱忍的狀態中,雖然仍能感知自身,但自身六感受煩躁之念而紊亂,瓶頸往往伴之而出
煩躁,往往是我們漸漸接近自己平日修練時所忽略的細節或盲點時,所出現的一種心境狀況
當自己的盲點愈練愈少,可以體會到與自身及外界的交流愈發無間
所以當我們有正面的概念去面對心中的念,修練過程中所遇到瓶頸關卡往往能迎刃而解
故調整修練的心態與動機為首要
在修練的道路上,我們是在盡力發掘自己的不足,並藉此圓滿自己
而並非一味的從中獲得利益來自我滿足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付出,可以開創與世流通的通道
所以布施是一種好法門
那布施跟我們練拳修行有什麼直接關係呢?
我輩之修練,乃為感悟天地而得通達
布施者,乃先損己而惠他
行布施者,以善念而自損,籍此順行於大道之下
既不逆於大道,何愁不感不悟?
世事玄妙,平日看似毫無半點關聯的小恩小惠,往往最能夠在人生的低谷瓶頸時候,攙扶自己一把
簡直不可理喻,但試問世間有多少真理能以言語而喻?
如能做到不求回報的付出,實在是一種福氣
至少能證明自己可不被當前的物質所役
真正的修練往往受著自身格局而限制,因為修練本身就是可以打開個人格局,而個人格局往往可從個人喜惡而得知
個人的喜惡,就是左右着自身格局發展的源頭
人生的種種考驗及難關,往往由此而來
如讀者日後遇上人生交叉點,如不知如何迎難而上,不妨參考筆者的方法
福緣日積,迎難過後,偶爾回眸,原來已是雲淡風輕
風雷為益,是為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