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log: Blog2
Search

劍法

  • Writer: 黃藥師
    黃藥師
  • Feb 26, 2020
  • 2 min read

Updated: Feb 28, 2020


練劍, 並不只是去練習如何讓自己控制住劍. 在劍法中, 劍才是主角, 而人只是跟隨著劍法的規律而運行. 如此修練, 人方能夠真正得到鍛練, 所以是以劍練人.


讓身體遵循劍法中的法度得到鍛練, 形成劍法上所需要的結構, 也以此體會出劍法之意.


在劍法上, 劍是身體的延伸. 而劍的變化是透過劍本身的重量和部位再配合本體的動態而形成. 所以手並不能用力握劍, 而是要用手指關節的結構緊密與劍的重心接合並連成一體, 讓身隨劍動.


感受劍的重量把體內的筋膜拉展, 並從這種延伸過程中使筋膜之間的深層連繫不斷強化, 使身體各部份逐步學習配合劍的運作以達至完整的勢. 此時劍的重量就像被身體各部份吞沒並化為體內重量的一部分, 以劍的重量從手傳至臂, 肩, 丹田並散進諸筋絡, 過程中劍會帶動體內的流動而鍛練筋骨. 以此使劍, 即便手握重劍也可以將劍使得輕靈, 而身法卻顯露出一種凝重感.

進而反向而行, 劍的重量隨勢將身體重量從體內外流並湧至劍身. 以此運劍, 因為有身體重量往外流動的加持在劍上, 劍的威力和速度會逐漸顯露出來. 日後即便手持輕劍亦會使得凝重, 而身法卻疾發靈動.


兩種使法看似各走一端, 但日子有功, 兩者會不斷交替磨練成一體, 形成劍法中的太極.


練劍是一種物我之間的交流, 仔細感受著劍的每一部分與本體之間的微細變化, 劍勢中堂廡開廓之象便由此而生.


也許應該說, 劍人合一只是劍法的基礎, 也是踏進劍道的開端...慢慢的, 把人練到消失了, 只剩下劍...



ree


 
 
 

Recent Posts

See All
注家

在歷年的學習及教學過程中,發現一個重大問題 當老師本身的修為愈發高深,學生們所能學到的反而更少 這都因為內家拳的傳承涉及不同維度及非邏輯性的思維模式 故不論文武,在傳承的過程中,是需要有注家的協助 注家的出現,是讓學者及為師者在各不同身心層次之間達到有效連接的橋樑...

 
 
 
四象

太極…兩儀…四象 陰陽之道本就可以申延套用至萬象萬物 太極拳自然不會例外 太極拳中的陰陽以體內的虛實來體現,亦以此為動能來源 但問題是,只在體內分出單純的陰陽兩儀是不足以驅動身體來變化動作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蓋及此義 唯有從陰陽儀中各自再細分陰陽...

 
 
 
開闔

開闔是筆者習拳以來最感頭痛的一道題目 直至一天受恩師手把手的修正及傳授,方對此有深切的體會 過往在行拳時形成開闔的運作方式除了形態,時間的醞釀外,還是無法避免的從內在調動肌肉力量去嘗試模仿這種狀態 但更多的也只是東施效顰,霧裏看花...

 
 
 

Comments


訂閱表單

©2018 by 養晦齋.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